打造中国领先的农业无人机人才培养基地
与中国农业大学无人机系统研究院深度合作,在培训基础操作外,同时培训进阶课程(如精准施药算法、植保知识),帮助学员掌握专业农业无人机操作技能并保证操作质量。
3000+
培训学员
100%
就业率
50+
合作企业
100%
证书通过率
培训课程体系
科目一:理论知识
课程时长:8课时
- 法律法规知识
- 无人机结构原理
- 设备维护保养
- 安全操作规程
- 飞行理论基础
科目二:基础飞行操作
课程时长:16课时
- 模拟器训练
- 基础飞行控制
- 起降与悬停技术
- 航线规划设计
- 应急处置训练
科目三:田间作业操控
课程时长:32课时
- 田间实际作业训练
- 水面作业技能
- 精准喷洒技术
- 复杂环境应对
- 作业质量评估
现场实训
学员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掌握农业无人机应用技能

模拟器与实机结合训练
学员将首先在模拟器上掌握基本操控技能,然后过渡到实机训练,确保安全有效学习。模拟器配备高精度反馈系统,可真实模拟各种飞行环境和天气条件。

农田实际作业训练
在1000亩实训基地内,学员将进行实际的田间作业训练,学习不同作物类型的植保作业规范、航线规划、喷洒技术以及安全操作流程,培养实战能力。

应急处置与故障排除
培训包含常见故障排除和应急处置训练,学习如何应对突发气象变化、设备故障等紧急情况,提高学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团队协作与作业规划
通过分组实训,学习大面积农田的团队协作作业模式,掌握高效的作业计划制定、团队沟通和安全管理技巧,为将来带队作业打下基础。
师资力量
我们的教师团队由中国农业大学无人机系统研究院的资深专家和教授组成,为学员提供最权威、最专业的农业无人机培训

何雄奎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系统研究院院长
中国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近年来主持30余项国家级研究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56项,发表SCI/EI论文136篇,出版专著15部。

马勇 研究员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军民用无人机研发、设计和应用方面的专家,曾担任航天科工、中航工业等多个军民用无人机项目总师。在经济作物领域的施药技术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宋坚利 副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副院长
博士生导师,中国植保学会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长期从事高效植保机械装备创制与施药技术研究,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

刘小侠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长期从事害虫综合治理、昆虫病毒学研究,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中国植保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刘亚佳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研究,主持多项国家基金项目,主要研究农药雾化沉积飘失规律、果园植保无人机和地面智能植保装备与精准变量喷雾技术。

刘云玲 副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的农业应用、智能农业信息处理。获授权发明专利6件,发表SCI/EI检索论文21篇,获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

王昌陵 副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研究高效智能植保机械与精准减量施药技术,发表SCI/EI论文19篇,入选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徐勇 副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农药系副系主任
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农药剂型加工和助剂应用、农药高效利用和靶向传递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7项,完成成果转化1项。

张锦伟 博士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高级农艺师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农药登记试验技术负责人。研究农田杂草防除与农药安全、精准、高效使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培训基地
配备先进的模拟器训练室、理论教室和1000亩实训基地



